由於已經有人在學校的電子報上有詳盡的報導,故我自己就不獻醜文筆了,以下附上報導內容。
【記者張恒基報導】
元智大學於5月20日假六館有庠廳,舉辦第五場大師系列講座,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帶來最後一場,也是最為熱烈的「人人都是科學人」演講。
曾志朗,一個散發濃厚人文氣息的科學人,他的言談風趣機智,擅於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述說科學理論,幽默犀利,喜歡在生活中挖掘千奇百怪的創意興味,使得聽眾無不津津樂道。
講演開始,曾教授就馬上對台下的聽眾進行了一個實驗,實驗一開始只播放出聲音,反覆的用同樣的
波長播放,接著把影像、聲音同時播放,結果聽眾所接收的訊息雖然一樣,但是感受卻完全不一樣,怎麼會如此呢?這就是我們大腦與接收器官的眼睛在不同情形下
產生不同的效果。這個小實驗的涵義是,世界上有太多東西,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,他們的本質,或許被我們一般的經驗與感覺所蒙蔽了而不自知。
經過了這一個小實驗,我們慢慢的了解,腦與視神經的運作與來源,此外,我們不難發現盲人專用的手語,在世界各國的手語姿勢中,都有其獨特的地方,這就是人
類在視神經無用武之地的環境下,所演化出來具有某種程度差異化的語言。因此,曾教授認為做為一個科學人,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從小地方找出理解的經驗與方式。
「歷史在我們腦中演化」,人腦的發展與演化大約在30萬年前人猿的階段就決定了大小,特別是人腦的演化發明了工具,直到現在仍然是如此,它創造了工業革
命、知識經濟等等。雖然人腦大小、重量已經定型了,但是容量卻可以像隨身碟的演化一樣,從128MB到1G,甚至更大的容量發展。
如何有效增加人腦的能量呢?曾教授認為多看電影與小說是最推薦的方式,看電影的時候假設自己是導演般,思考為何別人要這樣運鏡、詮釋角色等;小說並非言情
小說,而是從知識小說中挖掘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與觀點。電影與小說這兩種是思考別人的想法最容易取得的方法,它們可以帶我們了解外面的世界、生命世界的多
樣性與彈性,透過多閱讀,它們不但可以累積自我智慧的能量以發揮腦袋、甚至透過理解,了解自己的意義、enjoy自我。
留言列表